Search


臺灣早期行之有年的檢肅流氓工作,
主要是沿襲日治時期浮浪者取締的行政命令─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臺灣早期行之有年的檢肅流氓工作,
主要是沿襲日治時期浮浪者取締的行政命令─「非常時期取締流氓辦法」
浮浪者取自日文,指沒有職業,居無定所,成天四處晃蕩的人,
中文翻「無業遊民」、「街友」或「流浪漢」
不知為何浮浪者飄有一種流浪味
現今回看 竟有幾分浪漫

以下各款
歡迎tag
純講笑 望生熟勿怪

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
有左列各款情形立一者為流氓

一 擅組幫會招徒結隊者
二 逞強恃眾要挾滋事或佔據碼頭車站勒收陋規搬運費者
三 武斷鄉曲欺壓善良或包攬訴訟者
四 不務正業招搖撞騙或包庇私娼者
五 會有擾害治安之行為未經自新或自新後仍企圖不軌者
六 有受徒刑拘役之刑事處份二次以上仍不悛改顯有危害治安之虞者
七 因游蕩或懶惰而為違犯行為之習慣者

出處:1952-05-01/聯合報/02版


Tags:

About author
翻閱老報,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 濃縮了時間,我們得到更寬廣的視野 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 也見證了 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 報時光,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歡迎按讚,一同來訂閱
翻閱老報,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 濃縮了時間,我們得到更寬廣的視野 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 也見證了 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 報時光,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歡迎按讚,一同來訂閱 #udn
View all posts